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过一句话:“老老实实最能打的动人心”;人类思想家马克思也说过:“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国家公务员诚信守则》也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依法行政,秉公办事,坚持求真务实,讲实话,报实情,诚实守信。一个讲信用的人,能够实践他们的说教,人们可以根据他的言论去判断他的行为,进行正常的交往。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说话前后矛盾,做一件事,我们不能确定他的行为的趋势,对于这种人是无法进行正常交往的,更没有什么魅力而言。
“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诚信对一个人而言,有时候与眼前利益相斥,很多人缺失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诚信,实际上,诚信只有一次,只要你有一次丧失了诚信,你的信任度就会下降,甚至还会出现信任危机,许诺一定要承担兑现,守信是取信于人的第一要素,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他人的单敬,也表现了对自己的尊重。
诚信,纪检干部执纪之本
诚信的力量从来都不曾被忽视。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广为流传,季布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一辈子一件事”的黄大发,绝壁凿出贵州“红旗渠”。对个人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是做人做事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对企业而言,诚信是无形资产,靠信誉打造品牌才能赢得百姓信赖;对纪检干部而言,身份也意味着责任,个人诚信问题不仅事关“小我”,更牵系着群众口碑和队伍形象。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8900万共产党员的初心所在,也是我们每一个党员的庄严承诺。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作为政治生态的“护林员”,纪检干部要带头讲诚信,以诚信立身,要更加注重加强党性体检,把主动作为、敢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成为讲政治、守纪律、敢担当的“护林员”队伍。这样一来,老百姓才会更加信任我们,更加支持我们,进而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确保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多一些动力,少一些阻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更不是表表态就敷衍了事,而应该是我们一生的付出,更应该落实到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只有我们见工作就上,见利益就让,群众才会与我们心相连,情更浓。反之,我们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就会让党的事业遭受巨大的损失。可见,诚信值千金,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悉心珍惜。
诚信要立足于实践
诚信作为行为准则,不只是理念,更应该是一个建设系统,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努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加强政治思想的学习。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有政治上的坚定性,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始终在政治上、理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要多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关心时事政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理论水平,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思想决定行动,只有思想政治觉悟提高了,良好的学习风气树立了,在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进一步得到发挥,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二是要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权力的追求上,要有正确的“从政理念”;在权力的运用上,要有高尚的品格;在领导岗位上,要有不凡的作为,才能上不愧党,下不愧民,才能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流芳千古,受人赞念。官念跑偏,为官狂痴,胡作非为,最终都是害人反害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立信犹如针挑土,千百次守信,方能换来信任;失信却如浪淘沙,而一次失守,难挽失信狂澜。失信即失民心,广大党员干部不仅是诚信法治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更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必须坚守诚信底线,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办事,在弘扬诚实守信上做出表率、付诸行动,才能换来人心。
通讯员: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