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不断提升监督工作质效
2020-10-29 14:52 来源: 解放区纪委监委

省纪委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监督工作的意见》下发后,焦作市解放区纪委监委及时组织学习,并根据区情研究制定了《加强和规范监督工作办法》,将近几年探索开展的“智慧监督”、约谈预警、“爆灯”问责、廉政档案等监督手段进行了充分融合,有力提升了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探索开展“智慧监督”。解放区纪委监委和税务部门签订了《调取机关事业单位大额消费记录协议》,每月根据工作重点调取税务发票系统信息,及时掌握机关事业单位公款消费情况,进一步前移了监督关口,改进了监督手段;制定了《解放区公务用车监督管理制度》,明确了GPS数据调取规则、数据异常处置办法以及非工作日公车运行“书面审批+微信备案”办法,有效运用公车GPS定位管理平台数据开展监督,给公务用车加装了“安全锁”;在专项检查中有效运用各单位财务软件,纵向比对其办公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差旅费等信息,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安排核查。

约谈预警成为工作常态。解放区纪委监委自2018年开始积极践行和细化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第一种形态,在全区范围内试行党风廉政建设“三级预警”监督机制,按照问题轻重程度将预警分为“蓝、橙、红”三级,对单位和个人的32种苗头性问题进行了细化,与“三级约谈”制度和党员干部问责办法共同运用,积极构建拧螺丝式的、递进式的预警问责监督机制,让“红红脸、出出汗”在全区逐步成为常态。今年又将各街道纪工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预警工作情况纳入业务考核中,并及时召开监督工作推进会,明确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在监督中的6个薄弱环节,截至目前已对45个单位或个人进行了预警或提醒。

构建协作区监督框架。按照纵向指挥有力、横向协作紧密、整体联动高效的原则,解放区纪委监委建立了三个协作区,并确立了监督检查部门在协作区的中枢监督作用,重点梳理了监督检查部门工作职责定位,在做好联系街道、部门日常监督基础上,定期与党风室等综合部门会商沟通,及时指导派驻纪检监察组业务工作开展,在巡察前后加强与巡查机构协调配合,尤其是要做好巡察整改情况监督,在协作区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

开展监督课题化研究。今年是解放区作风建设提升年,区纪委监委围绕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工作要求,在全系统实行重点课题责任制,以课题研究破解日常监督难题。每名班子成员及各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各街道纪工委、各巡察组在业务范畴内选取了33个具体作风建设研究课题,涵盖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加强政治监督、实施精准监督、监督关口前移、形成监督合力以及加强内部监督等多个领域,课题研究成果将在年终考核中集中展示。

廉政档案为监督工作精准画像。为全方位、多角度掌握全区干部廉政信息,从2017年起,解放区纪委监委就把建立干部廉政档案作为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的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全面覆盖,动态更新,综合运用,将廉政档案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实施廉政谈话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严把领导干部的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为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截至目前,已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620份,实现了对全区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建立和日常监督管理的全覆盖。

“爆灯”问责助力监督效果。该区纪委在工作中注重将约谈预警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爆灯”督导机制相结合,建立了问题集中交办、定期通报曝光、重大问题挂牌督办三项工作机制,和区委区政府督查局紧密结合,围绕工作完成情况加强监督。对于中心工作进展缓慢以及在监督中发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督查局将分别给予黄灯提醒和红灯警示,经过提醒警示后仍出现问题的,督查局直接进行“爆灯”处理,区纪委监委立即启动问责程序,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以制度、办法的创新促使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以严肃的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助力监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