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赵寨村
小积分推动大治理
好制度打造“廉村居”
近年来,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创建清廉村居一环紧扣一环,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为该村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
强化党建引领,扛牢清廉“一面旗”。该村压实党建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并成立了“清廉村居”创建领导小组,将清廉村居建设纳入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同时,制定党员积分管理办法,采用“基础分+加减分”方式,围绕党员履行义务、作用发挥、违纪扣分三个方面细化分值,双月公示积分,高分兑换实物,“小积分”激活“大活力”。为加强廉政宣传教育,该村分类建立了“两委”成员、小组长、普通党员干部廉政档案,动态管理,通过村“两委”班子成员签订廉洁承诺书、书写“廉洁家书”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党性党纪教育,做到了警钟长鸣。
强化制度建设,织密监督“一张网”。该村建立风险提示单,及时梳理“三重一大”事项廉政风险点,建立重大事项决策风险清单、重要人事任免风险清单、重大项目安排风险清单、大额资金使用风险清单,前移监管关口,做到事前提醒、防患未然。同时,有效整合村级纪检监察监督联络站和村务监委会,制定“两单两图”,即村纪检监察监督联络站监督清单、工作流程图;“小微权力”监督清单、事项办理流程图,进一步规范监督流程。设立“张明说事室”,党员群众周末可到“说事室”了解村务信息,反映利益诉求,时刻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反馈,做到监督不缺位、履责能到位。该村还以群众活动中心为载体,设立村民议事厅,定期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参加会议,通报村“三重一大”事项、“三务”公开、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让群众知道村里“在干什么、怎么干、谁去干、干得怎么样”,有效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村内事务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乡村治理的精细化、透明化、规范化水平。3年来,该村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监督,村内千亩花海、敬老院改造、神农寨和凤凰商贸街、村中心大街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共节约资金349万元。
强化氛围营造,打好幸福“一副牌”。该村成立了戏迷俱乐部、农民艺术团、诗书画协会、沁北怀梆协会等社团,每逢重要节假日,组织开展“廉政大戏”、朗诵廉洁诗词、书写家风书画等廉洁文化活动,使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清廉文化的教育洗礼。同时,大力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妯娌、好婆媳、优秀党员、优秀村民代表、优秀经济发展带头人评选活动,形成了崇廉尚廉、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该村坚持贴近群众生活,编撰了《村规民约三字经》传唱35年;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赵寨村红白事规定》,规定“红事五不准、白事十不准”,明确办事规模、宴请标准,并实行了红白事“三方监管”,即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村民小组组长是属区负责人,包户党员是红白事直接监管人,与党员积分挂钩,对违规家庭进行批评等,这项活动至今坚持了40年。
随着清廉村居建设深入推进,该村“两委”班子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经济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传统玻璃钢产业上档升级,年产值6亿元、税收3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800余个。该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富裕村、和谐村。
博爱县西金城村
规范小微权力 建设清廉村居
博爱县金城乡西金城村近年来以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政勤政、强化管理服务、促进和谐为重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不断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营造了清正、廉洁、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
常打思想“免疫针”,建稳干部廉正村居。该村结合“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以“一领三创”活动为抓手,狠抓基层党支部建设,通过“三治融合”抓牢基层治理,设置了廉政文化走廊、村民议事园等场所,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充分利用农村党校,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廉政教育片,给每一名村干部敲响警钟,筑牢拒腐防线。
筑牢制度“防火墙”,建牢政治廉明村居。该村完善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并建立健全了以“村民自治章程”为核心的村规民约、工程建设招投标、重大决策、环境卫生、土地征用、建房审批等一系列制度,实行干部“首接责任制”,严明工作纪律,全面提升村“两委”干部各项工作履职水平。同时,健全了村“两委”班子议事制度,每月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议,党组织负责人和8个自组织负责人共同议事,众商共议,民主决策,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相关规定。村“两委”班子还确定每月25日为“集中理财日”,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自组织负责人公开集中理财,村委会将村内大小事务的收支情况逐项向参会代表说明情况,让财务在阳光下运行,杜绝出现不公开、不透明情况发生,全力保障村民的知情权。
念好监督“紧箍咒”,建实村务廉洁村居。该村制定了以村党务、政务、财务、事务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目录,规范村务公开内容、形式和时限,确保党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执行到位,使农村低保、福利津贴、社保、再就业和慈善捐赠等事项公开、公正、透明。同时,建立以党风廉政监督员、村民代表参加的监督评议机构,健全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对村内党风廉政建设和村“两委”班子及成员勤廉履职情况开展民主评议,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落实整改和奖惩措施,推动清廉村居建设深入开展。
用好文化“小宝典”,建好民风廉清村居。该村充分利用村内宣传栏、公开栏、展板等资源和服务设施,打造具有人文特色的廉政文化长廊。通过举办廉政书画展、文化课堂、组织文艺演出、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进村、进家庭,提高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修武县韩庄村
打好清廉村居“组合拳”
描绘清廉乡村“新底色”
修武县七贤镇韩庄村自去年被确定为市清廉建设示范点培树单位后,近日,该村“两委”又开始紧锣密鼓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下一步创建清廉村居举措,持续巩固清廉村居建设成果。
正身强廉,“三基建设”律本。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紧抓住“阵地、班子、党员”三个基础,将清廉村居建设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围绕党建综合体建设,在全县率先打造开放式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便民服务站、党员活动室等7个功能站室,特别增设了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进一步打造接受群众监督的阵地。同时,紧盯农村干部管理,狠抓村“两委”干部作风,全面推行干部值班、考勤、责任分工等管理制度,完善服务群众、日常管理、推动发展等9项履职清单,实行“目标—计划—落实—考核—激励”闭环式管理,持续涵养干部“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
制度固廉,“清单约定”律权。该村围绕小微权力、小额资金、小型工程、小类事务等方面,编制了《韩庄村“四小事项”权力清单》,完善40余项“小微权力”规范细则,科学厘清村级权力边界,着力实现村级权力寻租“零空间”。同时,探索“三色码”村务管理机制,围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村集体三资管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七个方面事项,制定55个重点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实施“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围绕“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群众提—支部审—网格议—代表决—群众评”五步工作法民主协商制度,最大程度引领村民参与全村工作。
监督促廉,“阳光事务”律行。该村依托网格体系建设,通过网格长和网格员,监督党员干部廉政事项,从微角度树起“微监督”新形式,让“微监督”发挥大作用,并创新“三务”公开形式,通过“线下+线上”双公开模式,让“三务”“晒在阳光下”“晾在屏幕里”。线下,即高标准打造“三务”公开栏,定期对党务、村务、财务等8个方面内容进行公开,实现公开内容不缺项、不漏项;线上,即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通过全域清廉智慧监管平台二维码和韩庄村微信公众号,将工程建设、“三资”管理、惠农惠民等事项公开,作为清廉乡村的基础性工作落实落细,构建“码上知、码上督、码上办”的监督新常态。围绕村“三重一大”、“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进行重点监督,着力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
文化育廉,“清廉因子”律心。该村坚持以文化人,通过涵养清廉文化倡导清廉新风尚,积极融入“清廉”底色,打造了“一巷、一廊、一馆”,即在主要街道建设450米“清风巷”;先后收集260户家风家训,设立“家风长廊”,将家风家训立于门前,培育文明家庭新风尚;结合韩愈文化,高标准打造“村史馆”。在此基础上,该村还与周边明德小学、韩庄小学建立结对关系,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让良好家风代代相传;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全村60岁以上老人,开展“诗礼传家扬清风”活动,进一步弘扬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发挥新媒体作用,参与拍摄制作动漫《清正廉明——韩愈》、短视频《美丽乡村沐清风》等,让廉洁之风吹进百姓家。
中站区雪莲社区
打造“清廉巷” 争当“清廉人”
中站区冯封街道雪莲社区近年来深入挖掘小巷里的廉洁元素,打造“清廉巷”,通过评选“清廉家庭”“清廉医生”“清廉教师”“最美清廉物业人”等,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身边人的“清廉故事”,进一步丰富提升了清廉社区的廉洁文化内涵。
该社区建立了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员、居民代表参加的监督评议机构,健全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勤廉履职情况开展民主评议。同时,建立社区廉政风险防范体系,严明纪律,奖励先进,处罚落后,全面提升社区各项工作水平。
针对实际情况,该社区积极邀请辖区戏剧爱好者、广场舞爱好者经常性开展廉政文化专题文艺晚会,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廉洁之风,塑造廉洁品德。该街道纪工委、社区监委会还与辖区居民一同创作易学、易记、易传等富有渗透力的廉政文化教育歌曲、民谣、格言、对联、标语、顺口溜等,同心协力扩大廉洁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该社区借助小区背街小巷小内聚集的门店、医院、幼儿园、小区物业等多种行业,综合打造“清廉巷”,积极开展“清廉门店”创建评比工作,着力选树践行廉洁精神、具有示范效应的“清廉门店”,以“清廉软实力”提升门店竞争力;深入挖掘“小巷医院”各岗位先进典型,讲好“最美清廉医生”“最美清廉护士”的“最美清廉故事”,传播正能量,营造廉洁行医的良好氛围;廉润心田,以佰利佳幼儿园创设“清廉学校”示范点为抓手,引导幼儿园教师争做“清廉追光者”;向辖区居民广泛征集廉情寄语、家风故事、家规家训等,评选表彰“廉洁文明家庭”“模范廉内助”等,打造“清廉小区”;扎实推进“红廉物业”建设,以红育廉,吸纳物业人员加入社区党组织,激活“红色细胞”,全力推进“红廉物业”建设;打造小区“议事亭”,广泛集结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德高望重的居民,汇聚优秀学子、企业家、退伍军人、教师等关心小区发展、甘于奉献担当的本地人士,为小区建设出谋划策,绘就出社区清廉建设最大同心圆。
解放区火车站社区
多措“廉”动激活“廉洁细胞”
践行“三个表率”、做到“三个强化”、聚焦“三个重点”、搭建“三个平台”、打造“三个品牌”,近年来,解放区焦南街道火车站社区着力构建“党建+清廉”创建模式,以“五星”支部创建为载体、清廉创建为目标,积极探索“五三”创建理念,形成了“书记清正、班子清廉、居务清爽、治理清朗、民风清醇”的清廉社区,有力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
践行“三个表率”,打造过硬书记队伍。该社区坚持做到“社区引领,支部传导,书记示范”,以社区党委为引领,明确社区党委书记为创建第一责任人,不断完善清廉创建组织架构,并要求17个党支部书记做好“三个表率”,在当选时率先签订廉洁承诺书,每年率先公布“支部书记履职清单”,日常工作生活中率先亮明身份,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党支部书记队伍。
做到“三个强化”,锻造坚强支部班子。该社区不断强化学习教育,筑牢思想根基;强化监督提醒,绷紧廉洁底线;强化考核机制,激励担当作为,将清廉基因融入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社区“两委”服务效能。
聚焦“三个重点”,推动制度落实。近年来,该社区聚焦权责明晰,制定了履职清单。根据工作职责、各项制度规定,梳理建立小微权力清单、事项办理流程图、监督清单、社区干部廉洁履职负面清单。聚焦公开透明,明确专人专职。该社区实行“树立责任意识、力促自律自觉”的管理模式,明确专人负责党务、居务公开,定期更新阳光公开平台信息,做好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事项公开,特别是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事项进行公开,确保党务居务公开事有人抓、责有人担。聚焦廉政风险,加强日常监督。该社区进一步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排查各岗位及业务办理廉政风险点,将其纳入日常监督清单,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搭建“三个平台”,畅通民主监督。该社区搭建居民议事平台,促进监督务实效。成立“南小融家庭会”,实行“半月谈”机制,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创建,定期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联建单位、群众代表组织微型会商,监督辖区重点事项、群众关切的民生工程等推进情况;对久拖不决事项随时组织双方、三方、多方会商,开展专项督办,加强推进力度。搭建清廉网格平台,实现监督全覆盖。该社区将原有的9个网格按照楼院大小划分为24个小网格,按楼栋户数划定132个“微网”,由37名网格长、楼院长、楼栋长一体统管,利用“社情熟、人头熟”的独特优势,以闲话家常、走访入户、民情恳谈等方式,广泛收集廉情民意,征求居民对社区在政策落实、小微权力运行、党员干部廉洁履职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一支廉情监督生力军。搭建数字治理平台,推进监督智慧化。该社区将推动基层治理信息化、智慧化作为清廉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打造“三个品牌”,营造浓厚清廉氛围。该社区把“清廉文化”作为“清廉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厚植清廉土壤,进一步擦亮“廉洁从家出发”示范点品牌,打造“趣缘社区组织”清风志愿者队伍品牌,形成助推“清风直播间”实力出圈品牌。
武陟县中水寨村
“五廉”并举 擦亮清廉村居品牌
“我们村有耕地面积1500余亩,全村主导产业为农业、养殖业和运输加工,还有多家民营企业,能有这么好的发展势头,全靠村里有一个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好班子,这也是我们努力打造清廉村居带来的巨大变化。”3月3日,记者在武陟县嘉应观镇中水寨村采访时,该村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近年来,该村围绕清廉村居创建,以廉洁履职形象好、阳光村务执行好、权力运行规范好、集体三资管理好、民主监督效果好“五好”为目标,通过“五廉”并举强力推进,吹响了以清廉助力乡村振兴的号角。
建强堡垒“筑廉”。该村在换届中聚焦“选情摸排、人选考察、整顿是否合格”三个重点,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同时,高标建设党建综合体,设置党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矛盾调解室、村史馆等8个功能区,实现了党员教育培训、矛盾纠纷调解、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特色展示一体化,为持续提升干部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创造良好条件。
建章立制“固廉”。该村通过规范小微权力,凝聚党员群众共识,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议事决策、“三资”管理等多项规章制度,并积极探索村务监督模式,整合包村干部、“五老”人员、村监委会、党风廉政协商组人员力量,成立村情监督网格,实现对村级工程项目建设、惠民政策落实等“事前提醒、事中参与、事后监督”的全流程监督。
细化监督“保廉”。该村严格执行“三资”流程化监管规定,公开公示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办事流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按照一查决策程序,看是否民主;二查政策落实,看是否公正;三查“三资”处置,看是否廉洁;四查公开情况,看是否真实;五查遵纪守法,看党员干部是否正派,如果发现一般性问题报告给村“两委”及时整改,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则上报乡纪委,全方位开展村务监督。同时,运用对监督网格发现反馈给村“两委”的问题,由村“两委”定时间议题、定问题原因、定目标措施、定责任时限,研究落实问题整改;监督网格工作人员监督村“两委”具体落实情况。
严明纪律“护廉”。该村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焦作市廉政教育基地、武陟县廉政教育基地、西滑封精神展览馆,观看《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等警示教育片,敲响廉洁自律警钟,增强纪律规矩意识。组织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学习党规党纪,教育党员干部明纪律、守底线。同时,邀请县纪委监委、县司法局、镇派出所等专业人员到村讲授法律知识,让大家学法、知法、懂法,依法办事。
文化熏陶“润廉”。该村举办“廉洁从家出发”承诺仪式,全体党员干部签订廉洁承诺书;向村民征集好家风好家训,编写并向群众赠送《立家训树家风古今名人故事读本》《中水寨村家风家训手册》书籍2000余册;连续举办三届“立家训画家风书画展”“我的家风故事宣讲会”,让良好家风代代相传。为营造廉洁文化氛围,该村建设了“清风文化长廊”“清风亭”,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清廉文化的熏陶;为全村570户家庭颁授了家风家训牌,将家风家训立于门前,培育文明家庭新风尚。